纯粹非理性泄愤

Posted: 14th September 2010 by Jiang Helen in 胡言乱语

前一阵由于英美小说老师的要求又把The Catcher in the Rye看了一遍。大爱Holden。终于和小说里的人找到了共鸣。看过一些小说,但小说这种文体形式绝不对我的胃口。更不要提把小说放在课堂上讨论了。讨论小说完全是个浪费时间的行径,毫无意义。讨论小说也非创造性活动,不过将个人的奇怪理解强加在主人公身上。

 

如果说小说有任何讨论的意义,那可能是交换idea。很好。可惜小说选读课的目的不在于critical thinking。事实上,有太多大学老师用critical thinking作为幌子了(亲爱的Marian除外)。课上讨论Catcher,开始各种fact questions就接踵而至,详细到在哪哪儿发生了什么诸如此类。Discussion我们四人坐在一起无聊到死,沉默,一句话也没有。我是懒得说,不想说,不知大家怎么想。老师走过来问了几个问题,我们四个人竟然没有一个回答的,老师很JIONG,但我不觉得JIONG。何必呢,回答谁也不想说的问题,无任何意义的问题。老师过了一会儿又过来,我们仍然沉默。最后我说,我们每个人意见不一样,没办法找个group leaderrepresent,会有misunderstanding.老师说,那你们就没有assessment的分了,整堂课就是在assess你们。我非常脑残地理论了一句,“So what for?!那这课的意义就在于assessment?!”……

 

大二了,太多老师注重assessment,太多学生注重分。因此,课程的全部意义就变成了assess-oriented.课上没有讨论完的,那就算了,时间不够,只要每个人的分给了就好;课上没有讲完的,没关系,再说吧,必须要按syllabus走。于是,课上基本不听讲的我变成了再也不听讲。课堂讨论的各种意义也消失殆尽。上个大学,还不如不上。上个大学,纯粹浪费时间。各种课的agenda影响我的各种看书计划。XX老师的幼稚园老师般的声音声声催我入眠,XXX老师的show-off行径令人不能忍,XX老师的剪刀手行为也令人作呕。各种老师以为我们头脑空空,没有思维,只能靠老师enlighten.

In this sh** world, we have to live this god***n life. 没办法,大学还得继续,无论多么lousy.喜欢Holden,是因为他的真实,他说了我没办法说的话,做了我没法做的事儿。Holden的各种语言各种给力。Holden扯各种谎,是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配不上真话。

 

上大学之后的各种心情。写了很多篇从来没有发。但这些心情都是这么地相似。原以为上大学时间长了就会适应,就会改变。看来我可能不适合上大学。

2010/6/14

倦了。真的倦了。特别烦躁。

事情杂得很。有期末考,有世界杯,有各种烦心事儿,有各种失落,各种迷茫。

校内的橙色签名总也去不掉。下了决心不再上这个浮躁的地方,然后悄悄告诉自己:就这么一小回。

找不到路。我想学术。但是还是想赚钱。

当我想到用来上看史纲法基的时间能够用来多看几页Aristotle我就心烦意乱。

想过转学。离开这个令我失望透顶的地方。抱着残存的一点儿希望苟且。

没做的事儿码成了长城。Deadline蜂拥而至。

我不想逃避。这些无感的事儿让我麻木。

人活着就在一个心态,cy说得对。

揣起那些愤青情绪,收敛傲气,仰望天空,脚踏实地。

Brainwash的东西也要记,认真地记,告诉自己,洗洗更健康。

Bullshit的东西更要记,告诉自己,勾践连胆都舔过,我吃点屎算什么。

所有对自己的告诫最终徒劳无功。依旧校内论坛九点邮箱的转悠。

倦了。

还是告诉自己在熬过期终之后再睡比较实际。

我曾经是那么忍辱负重的人,那么靠谱。

I must be the change I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2010/9/11

 

刚看完一本书,当我趴在桌子上做摘抄的时候,想起一句没头没尾的话,稍稍做个更改,“Just because somebody’s left, you don’t just stop liking them, for God’s sake—especially if they were about a thousand times nicer than the people you know that are around and all.”

从前有一口井,自从某个时间起,没有了水,也没有人来打水,风吹日晒,就变成了枯井。当所有的情绪解释为不得不为这些发生的事情难受时,我发现我只能任由自己难受。我没办法用言语说明,因为我面对着这口枯井,我也没办法排解,因为排解的源头也成了一口枯井。头脑不清是时候太多,言语表达不清的时候数不清,因此我开始想念一些人,想念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来滋润这口枯井。我写明信片,寄给好多好多我想念的人,不期待回音。这样的日子就是一口吞噬全部的我的枯井。

自从上大学。后悔得太严重以至于不想再提后悔这两个字。4年的学术真空,相比在国外学习的学术丰盈。某老师在台上侃侃而谈自己的儿子在美国才五岁美语说的多么好,自娱自乐地放着儿子说英语的录音,讲着美国和英国总之是国外的生活有多么美好,总体的感觉就是教我们这群没见过世面的傻子就是屈尊。我不想做枯井,可是我学习生活的地方就是一口枯井,连倒影都映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