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些思考性的文章已经写得有惯性了,将这篇凌乱简单的文字献给我自己,还有像我一样充满幻想的人们.小孩子不知道他放生了一只蚂蚁对于蚂蚁自己是多么大的恩惠.
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了.排练英语角的短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Shanbo&Yingtai).
回想起从接到任务到现在的排练,总共才用了不到一周,每天几乎都在忙碌中和奔波中度过.现在终于有了成果,我这个当导演的也充满了自豪感.
阶段一—敲定剧本.剧本到底选哪个?好的剧目太多了,一时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我真的好想定Brokeback Mountain 为剧目,但由于短剧本身要健康积极向上,于是我忍痛将它cancel了……经过多轮的讨论,决定演梁祝.
阶段二—写剧本.剧本完成的速度之快你肯定无法相信—只用了一个晚上.这还要感谢集体的力量.我们的剧本完全是自己一个词一句话地写出来的,费了不少的心血.转天,我把剧本改了一下,大致剧本完成了.
阶段三—选演员.刚开始的报名不是很踊跃,但后来经过号召,许多同学报了名.经过初选,确定了一批演员.本人也荣幸的得到了梁山伯的角色—别急着祝贺我—就在第一次小范围排练的时候,同学们提出梁山伯让男生来演会比较有趣一些,于是我”深明大义”地临时调换了演员—我在还没有踏上这个舞台之前先落幕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舞台上的焦点,要说我当时接受这个建议的同时,也想了很多,但更多的,可能是尴尬,或不知所措,但我还是经过考虑之后接受了.要说失落,我不可能没有,但这种感觉渐渐地就淡去了,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残忍一点,这样才能塑造一个完整的自我.我是导演,我提醒自己—我要干好.
阶段四—排练.排练真是太热闹了.但对于我来说,这才是我真正发挥自己才智的时候.我为了修改剧本和领悟各种角色的内涵,已经3天没吃中午饭了,导演已成为我的精神食粮.开排了,我一幕幕地看,一幕幕地提出建议,一幕幕地改进,一幕幕地完善,对于我来说—也许在别人眼中微不足道的短剧导演—已成为我的事业.我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这个短剧排好.也许在当导演的过程中我会大声地叫嚷,也许我在兴奋的时候会手舞足蹈,也许我在被剧本内容所感染时会不禁忘记自己导演的身份而化身为演员,也许在action的时候我对演员的要求会有些苛刻,但正是这些,使我真正体验了导演的不易,真正体会了做幕后工作的乐趣.
望着即将竣工的作品,我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这一切—旁人也无法了解这背后的艰辛与奋斗.我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反思—关于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能力.我是个自信得有点自负的人,在班内从行政职务上划分算是仅次于班主任的,但我总觉得,自己只存在于被遗忘的点上,我很容易被人记住,又非常容易被人忽略,但我终于发现了这样的好处—它使我能够胜任导演的工作,不仅仅是导演,它使我能够承受和享受这样极具挑战性的幕后工作.
自己的背后才是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