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多

Posted: 21st April 2012 by Jiang Helen in 8000公里之外

亦舒说,许多人以为移民是生命新的阶段,其实不过是旧生活的延续,况且要同陌生环境搏斗,更辛苦百倍。当一个人久了,并且总呈现出放空状态,慢慢就变成了习惯。这种搏斗和幸苦不是物质上的,更多是心理上的。战胜并且适应环境,并非一个人内心必须要多强大,其实完全是习惯使然。寂寞是第一大课题,直到能在那种会把人杀死的安静中以安静来和它对峙。很多时候上msn看到期待看到的那个人,但从来不是绿的,忙碌的红,离开的黄。但知道有个人和你无时差地存在着,无论他是在做自己的事还是和别人说话,只要有这个存在足矣。内心就能在瞬间平稳下来。搏斗的过程从兴奋到抱怨到焦虑到丧气到振作到颓废再到振作直到无所谓,每个步骤都必不可少,每个步骤都不能颠倒,完完整整地来上一回,这个过程的百般辛苦便了然于心。任何局外人,都很难真正了解。

前几天见law tutor, 从Mr. Bo聊到了Human rights,她说,中国最需要的不是human rights, 那些HRO或多或少有意识无意识地在使中国falling apart. 中国最需要的是pull together.因此应该prioritize economic and social rights。这才是当今中国最需要的。在没有后者的地方,只强调前者只会令abusement无可避免。作为一个非国人,能够看到多数国人都看不到的事实,得出一针见血的结论。今日社会人们或是唱唱反调,或是对某观点一哄而上,清楚的头脑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下都无法存留。普世价值观和道德制高点成为超越宗教和社会现实的领导者,带领人们奔向god knows where的地方。奔跑的人们,兴奋而自豪。当今的渔夫和千年前的渔夫一样,社会环境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其一贯的命运。

“看电视和上网给人一种热闹的假象,关掉机器后人会感到特别孤独,容易导向忧郁;只有本来就是单人行为的读书,才能把令人低沉的孤独变为自甘寂寞的幽独。”

一个人的时候多了,安静的时候也变多,无论走多远,话也多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