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很难体会到其他个体的情感活动。最通常的体验是,个体会对其他个体产生好奇或者疑惑。 好奇导致个人窥秘心理的开启,这是人萌发了一种了解他人心理世界的渴望。人们通过交流来满足自己的好奇欲,通过了解他人来减弱自己的好奇欲。如果这种欲望不加以释放或控制,便会使个体陷入永无休止的疑惑之中。但有时,这种好奇欲会碎好奇心的不断满足而日益增强。这是“弹性原理”的体现,即尝试成功后的喜悦更增添了好奇心的砝码,这种好奇的欲望愈发强烈,正如有弹性的皮筋,可以不断被拉伸、扩大。但橡皮筋有它的弹性限度,好奇心也是如此。当好奇的皮筋超越自身限度而断掉,好奇欲也会有良性转化为病态。 个体对其他个体产生的疑惑是建立在个体双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人文背景基础之上的。思维方式的不同直接导致思考问题的角度、模式,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对待相同事物的态度不同。人文背景包含多个方面,如学识、教育、工作、文化、生活环境等。人文背景的差异会使个体从相同事件中获得截然不同的感受。这便使个体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最直接的反应便是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个体会抱怨“没有人理解我”,这其实是最正常的个体共生方式。有人理解或觅得知己才是特例。幸运的是,这种特例并不极少。这源于人们的“心理妥协”。这种“心理妥协”对于建立二人知己(多数情况下为朋友)关系是十分必要和关键的。“心理妥协”促使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降低对知己(或朋友)的评价标准,甚至潜意识中告诉自己他/她便是自己的知己(或朋友)。“心理妥协”帮助维持个体之间长久的存在关系,并减轻个体之间的疑惑。疑惑的存在也是必须的,疑惑是维持这种关系的前提。只有疑惑才会有交流,有交流才会了解,又了解才会有促进,而关系的促进又会进一步增加疑问。随着疑窦的层层解开,一个有牢固基础的关系就会形成。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疑惑永远不会有完结,但并不代表关系的长久维持。如果一方个体对另一方的疑惑到达一定极限,这种关系便会自动瓦解。更明显的例子是,疑惑产生误解。 个体对自身的了解是可知的,而对其他个体的了解是不可知的。原因在于个体可以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动,这使得另一方对他的了解具有极大的不固定性和非选择性。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可以通过好奇和不断解决疑惑更加接近个体的真实性。
Archive for the ‘思索探究’ Category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说时空内没有绝对的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而言的。这由此引起了我的思索。 所谓“时空”,即时间与空间。它使无数哲学家、物理学家、文学家为之困惑,它是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所解释不清的迷。 我们的生存环境,立足之地可称为“空间”。空间是一个太大太深的概念。空间像是一个没有墙壁的房子,永远都没有尽头。空间是三维的,没有它,就没有人类。 时间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名词了,多少文人感慨过时间的流逝与无情。从这个角度看,时间是运动的,但它的参考系是什么呢?是空间。如果以时间为参考系,那么空间也是运动的。由此,时间和空间组成了一个运动的四维的坐标系——时空。 我们每个人都是时空里时间和空间的一个支点。时间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在两个不同的时间段里存在,这是个简单的道理。时间不可能交叉,否则就会出现多种可能性。正如一个人如果可以“分身”,进入不同的时间内,那么他就会拥有未来的多种可能性,然而这种有悖常理的事情是在现实只不存在的。 如果退一步想,时空中存在这样的交叉,存在多重选择,那么,我们无法认清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我们迷失在时间里,失去了真正的自己,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假设不可能存在,证明了时空中个体的唯一性。 我认为,空间是可以交叉的,这便是我们面前的选择。但基于我们自身和时间的唯一性,只能选择其一。这条我们选择的路是时空中的一个分支,由此便衍生出更多的分支,所以时空是无穷无尽的。 有时,我会想,要真是可以有多种可能性,可以预知未来该多好。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必为当初的选择而懊恼,也不必为最终的失败而难过。其实,即使这样,我们的终点是不会改变的。有如从中国到日本,交通工具可以选择坐飞机,坐火车,坐船,但其始点与终点没有改变,无论选择哪种途径,哪条路线,终点是一定的。同样,在时空之中,时间变了,空间也会相对地随之改变。人类,是无法改变时空的,更无法违背科学。 想到这里,我突然感到人类真的很可悲。人类似乎无所不能,但和这偌大的时空比起来,只不过是一颗飞逝的流星,人类在时空中占据的空间只不过一个点,占据的时间也微乎其微。怪不得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在感叹人生苦短,感叹自己的渺小。 还有很多的问题我无法理解。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出时光隧道,在许多的科幻电影里都常出现过时间倒转的情况。如果真的有时空隧道,那么在时空中必定多出一条三维通路,那么,它又会被在哪里安置呢?人们又如何从一个三维世界过渡到一个四维世界呢? 好像有这样一个理论说:如果速度超过了光速,那么整个时空都会被扭曲。我不明白。时空是相对这个四维世界说的,但根据狭义相对论,速度与坐标系无关。那么要怎样解释这个理论呢? 时间与空间,引起了我太多的联想,太多的思索。它的神秘与无限,使我沉迷。我始终对时空有一种敬畏感,总想探索它的奥秘。但我又对人类对时空做出的探究有一种负罪感。也许,我们本不该去打扰这份神秘的宁静,也许,我们本不该将科学的帽子套在每一个自然事物的头上。它们是抽象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也许我们该做的——或者说至今唯一能做的,就是对时空的遐想。 我所思索的一切,都有些杂乱无章,主观臆想,我无法看到时空的全貌,只好部分凭着想象来完成。也许其中有许多都很荒谬,甚至有些是所谓的“伪科学”,我不在乎。我所想到的,源于我对时空的痴迷和对这个世界的推测。谁也无法说清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谁也不能草率地用“科学”来定义一切。 面对这无尽的时空,面对渺小的自己,我只能在空间内顺着时间的方向,在我自己的那个交汇点上,继续前行。